灵活用工模式下,企业如何应对社保合规风险?

2025-05-20 17:00:00 作者 : 中申律师

2025年,外卖平台在骑手社保缴纳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京东集团率先宣布与超1万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成为浙江省首批实现外卖平台企业为骑手缴纳社保的案例。

随后,美团宣布将于2025年二季度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逐步缴纳社保,并启动江苏南通、福建泉州两地的养老保险补贴试点,采取“先缴后补”模式,平台与骑手各承担50%费用。饿了么则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覆盖范围。

这些举措标志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实际上,灵活就业人员不仅指外卖骑手,而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依托平台经济的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劳动关系多被界定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

二是提供劳务的兼职工作者;

三是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自雇群体等。

其中,兼职关系若满足一定的条件,则可能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其实法律上并没有对兼职关系进行定义,实务中一般采取反推的方法,即根据劳动关系的成立条件来判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是否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若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则企业应当承担劳动关系下的用人单位责任;

若不构成,则双方之间属于劳务关系,应当适用《民法典》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若企业与兼职人员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则成立劳动关系:

第一,主体资格合法,即用人单位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劳动者年满16周岁且未达法定退休年龄;

第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比如工作内容、时间及场所由单位安排,接受考勤约束、参与绩效评估等;

第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属于企业主营业务或运营环节,例如外卖骑手的配送服务构成平台核心业务。

一旦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须依法承担社保缴纳义务。

根据《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费用由企业全额承担,其余险种由企业与劳动者按比例分担。

以美团试点为例,平台为符合收入条件的骑手补贴50%养老保险费用,个人月均承担约500元,企业同步支出同等金额,既降低骑手负担,又控制企业成本。



但实践中,企业常常不能完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保缴纳义务,而若用人单位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保,可能面临多重法律责任:

1、补缴与滞纳金是首要责任,社保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社保费用,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还有可能面临处罚,即逾期仍未补缴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3、用人单位还应承担员工本应享受的相关保险待遇,如未参保员工发生工伤,企业需承担全部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若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保员工可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4、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还有劳动者依此主张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还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为了逃避社保缴纳义务,包括外卖平台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常通过劳务外包等方式规避责任,但这并不能完全规避,而是存在着被法院依据实际用工事实重新认定为劳动关系,进而追溯社保缴纳义务的风险。其实,企业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障并不仅仅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感和稳定性,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