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费交了20万,总部承诺的选址、培训全成空话,开业3个月就倒闭……”
近年来,类似加盟纠纷频发,特许人(品牌方)未兑现“开业支持”承诺不仅让加盟商陷入困境,也会为特许人自身带来法律风险。
今天我们以《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抓手,从法律角度剖析:如果特许人违反开业支持规定,特许人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一、法律红线:《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怎么说?
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规范特许经营的核心法规,其中第十七条关键规定直接保护加盟商权益:
“特许人应向被特许人提供经营操作手册,并持续提供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培训等服务。”
划重点:开业支持是法定义务!品牌方“画大饼”不兑现?违法!
同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还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警惕!自查这5种“开业支持不到位”陷阱
结合法律与真实案例,特许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陷阱带来的法律风险:

案例警示
案例一:奶茶品牌A承诺“总部派专人指导开业”,实际仅发送电子文档,导致加盟商B操作失误亏损30万,最终法院判决品牌方赔偿15万!
案例二:加盟商C正在进行开业前的物资准备,却发现货物供应延迟,品牌方D未按照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给予开业前的物资、设备供应支持,加盟商C多次联系品牌方D但品牌方以各种理由推脱,加盟商C将品牌方D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因为无法正常经营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房租、工资、产品损失等。
三、开业支持合规指南:四步规避风险,守住钱袋子
1.提前尽职调查
在与加盟商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前,特许人应全面了解加盟商的经营状况、资金实力和市场需求,确保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
合同中写明“量化标准”,拒绝模糊表述!例如:
❌ 错误示范:“提供必要培训”
✅ 正确条款:“开业前提供5天线下培训,包含产品制作、收银系统操作(附课程表)”
2.提供系统化的开业支持
产品支持: 确保按时供应所需产品,提供质量保障和库存管理支持。
市场支持: 提供市场推广计划、宣传模板和促销活动策划,帮助加盟商快速进入市场。
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员工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定期检查与沟通
特许人应定期与加盟商沟通,了解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求加盟商提供相关经营数据,以便特许人更全面地履行支持义务。
4.保留证据,做好准备
在任何因特许人未履行支持义务导致的纠纷中,加盟商需保留合同、会议记录、财务单据等相关证据,并准备好答辩材料。
商业特许经营是双方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特许人需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行义务,避免因疏忽而承担法律风险。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品牌的良性发展。